7月21日至7月25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19年“乡村振兴,柴桑之行”暑期就业专项调研团一行来到江西省九江市,为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基层干部工作情况,了解当地产业和村民生活,实践团在九江市柴桑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本次调研受到了柴桑区沙河街道、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合镇人民政府以及部分地方企业的大力支持,实践团成员与基层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在调研中感受乡村发展的活力。本次调研由国务学院周建国副教授指导,思政教师谢培文带队,实践团成员涵盖学院本硕博同学,团队分工明确,准备充足,从访基层政府、探产业发展、观生态乡村等多角度调研柴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政策施行情况,实践团前往沙河街道办事处参观调研,并在走访了村委会和部分企业后,通过举办座谈会的方式与沙河街道公职人员交流学习。
在柴桑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进行调研时,沙河街镇镇长张武为我们介绍当前柴桑区发展的情况,并为我们指引参观,交流确定调研行程。在调研结束后,同样在此以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落实情况。街道党委副书记周靖凯以及党政办公室主任李超、纪工委副书记胡靖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为实践团同学们答疑解惑。会上,周靖凯书记对当前沙河街道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概述与总结。他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三是政策要向基层倾斜,四是要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五是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六是工作中注意发动群众,七是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与基层干部的交流,实践团的同学们还了解到,当前基层工作面临着多重困难。在人才工作上常常出现“留不住、引不进、培不了、用不好”的现象。一方面这与当地的经济资源较为落后有关,难以在待遇上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当前基层工作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缺乏明确有效的方式。其他的问题包括城乡用地矛盾、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发展模式迁移困难和行政审批费时费力等。而后实践团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向基层工作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周书记等同志也一一做了回答。
实践团参观沙河街道政府
实践团参与沙河街道政府座谈会
探产业发展
为探索柴桑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部分,实践团前往多个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1. 农业
对农业发展的调研选择了金蕾和中草药种植园和柴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实践团前往金蕾中草药种植园和柴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实地考察。金蕾中草药种植园占地2200多亩,其中山楂树占地500多亩,金银花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到达现场后,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和与企业负责人周芳的交谈,认知到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和企业发展对当地扶贫的积极影响。调研得知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帮助企业协调关系方面,并且在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土地流转帮助企业获得两千多亩土地,党支部的成立也为企业在群众关系的协调中提供纽带。企业帮助当地扶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二是对无劳动能力的村民提供资金帮扶,三是政府扶贫资金入股企业,村民获得定期分红,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的个人行为,帮助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实践团参观金蕾中草药种植园
2. 食品加工业
实践团队参观了仙客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文化长廊,观摩农业产业现代化运作。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食(药)用菌研产销一体的高新科技型企业,该公司借助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主打“灵芝”产品的深加工,聚焦于“一园一店”的发展战略模式,发展了横跨农业、工业、文化和旅游多个产业。在生产中独创了GMP(良好作业规范)车间作业模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和公众需求。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支持扶贫公益事业,免费培训农民5000余人,累积带动10余万农户走上种菇致富路。
仙客来公司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生产流程
3.高新技术产业
实践团走访了力源整流器集团,该集团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公司,致力于直流电流、高频开关电源等节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调研团队先后来到该公司的作业车间参观加工流程,并与现场工人交流。该公司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科创中心为支点,以人才战略为抓手的产业发展模式,狠抓创新,打破了国际同行在脉冲电源领域垄断,在PCB电镀电源领域形成独树一帜的产品体系。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为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力源集团逐步将生产基地从东莞转移到九江,形成了规范化、高效化的现代“生产—监督—销售”管理体系。
而在九江德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调研中。同学们发现该公司是以生产电子材料制造和光电材料加工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座谈会上,总经理范云龙博士着重介绍了该公司“高校+研发+投产”的产业模式,强调高新技术公司的生命在于创新。为实现产品技术的突破,公司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先后引入多名博士和教授,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梯队。调研中,产品质量与创新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了成员的广泛共鸣。
力源整流集团生产车间
力源整流器车间工作中
4.国有企业
实践团的前期调研发现,作为一家国有型企业,江铜集团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自身效益增收协同的目标上具有代表性。为深入了解实现江铜集团垂直管理型企业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的政务服务和安全生产难题,调研团队先后参加了该公司综治室、安全生产监控总室,了解企业运作中的员工福利体系、政府关系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机制。江铜集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生产—销售”的模式。江铜集团积极投入到扶贫攻坚战中,采用基层服务外包和定额扶贫补助的形式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形成了村企协同增益的互动模式。
实践团成员与江铜集团员工交谈
实践团来到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毛桥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毛桥村坚持规划先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吴周成书记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一行并介绍了他自2016年接任书记以来的振兴发展思路,通公路、接国道、布置产业、打造品牌是他发展毛桥村的四个步骤,目前着手进行的花海项目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发展当地产业吸引人才回流,吸引投资和高端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实践团一行还参观了设施先进的乡村小学、特色莲池等,以及成熟的项目区域,切身实地感受乡村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自然人文环境的改善,从文化和生态多方位振兴乡村。
毛桥村委会吴书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毛桥现状与规划
实践团成员在毛桥村小学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前往九江学院对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11届博士校友、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李德恩进行了访谈。李学长与实践团学子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对交大,学长也有很强的归属感,他强调要有“大平台、高眼界”,要“主动学习、敬畏工作、不断改进”,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盛才带领实践团参观了陈寅恪研究中心和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曹欢荣副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陈寅恪先生的相关事迹以及研究中心的情况。
实践团成员与九江学院老师们合照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三天,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基层政府,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认知,得以亲身体验乡村振兴成果,深入了解政策实施的情况。实践团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走访,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柴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切实感受到国家对重点行业的扶持和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对交大校友和当地政府部门的访谈,为同学们了解交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提供了有效信息,坚定了同学们服务基层、建设祖国的决心。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贴切“行万里路,之中国情”的主题,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激励同学们不断学习,将来成为服务人民,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