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学术委员会主任 林 冈
在改革开放即将进入第四十个年头之际,《国是》刊物邀请我写篇“卷首语”。《国是》是学院师生汇聚知识、交流思想的园地。作为早过“耳顺”之年的老教授,有机会与本院年轻学子在此分享平生治学的经历和体会,堪称幸事。
四十年前的此时此刻,我正在为投入十年文革后的首次高考而紧张冲刺。1978 年初入学,实现了延宕多年的大学梦。作为恢复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摆脱了以往无书可读的贫困,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当年我们做学问的路径是博览群书,易稿誊稿,不厌其烦。不像如今可以凭借电脑调段移行的删贴功能,大大提高写作速度;还可以依托电子讯息,迅速积累和查核写作资料。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更多地借助科技手段,快速反应,否则就难免落伍。不过蓦然回首,又难免好奇我们在疾步向前的同时,是否应该多一点气定神闲?在用微信进行人际关系的频繁交流时,是否应该多一点深思熟虑?在网络时代,如何处理人脑和电脑的辩证关系,涉及人文与科技竞合关系的永恒命题。我们既要鼓励科技创新,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才能避免主客易位,电脑凌驾于人脑之上。
学院成立至今,经历了从北三楼到机械楼再到新建楼的多次搬迁,但学术立院的传统不变。衷心希望生活在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交大这一老校园的年轻学子,能,能够以学业为重,不忘初衷。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珍惜人生难得的知识储备期;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意志,抵制外界的诱惑干扰;进而发扬光大本院的立院宗旨,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智力和人力支持。
本期目录
治学
刘一弘: 超越“讲故事”的案例研究——读《DesigningCase Studies: Explanatory Approaches in Small-N Research》有感..1
梁昕: 大学学习的“练级”之路 .............................7
洞见
吕守军、徐海霞: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及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11
樊博、聂爽:“脆弱性”与“抗逆力”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关系研究.......................................................21
樊博、杨文婷、孙轩:雾霾影响下的公众情绪与风险感知研究——以天津市微博用户为分析样本.................................36
开卷
杨帆:《大城养老——上海的实践样本》读书笔记...............47
陈雨雁:中国政治的变与不变——读《中国政治》...............50
李瑞琪:董事长金井政明:生于无印,长于无印——走近无印良品..53
张子江:《白老虎》读书笔记................................60
有感
刘玮辰:踮起脚尖,遇见学术之巅——哈佛访学的观察与思考.....62
张心怡:交大“武林”之路..................................65
吕立远:社会科学与数学的奇妙邂逅..........................68
分享
黄伟强:挂职锻心炼性,助力成长成长........................70
周文星:走进哈佛..........................................73
麦婷茜:狮城行:Why exchange? Why NUS? ....................78
金荃:巴黎政治大学交换基本情况............................80
前沿
公共管理前沿理论梳理.....................................66
政治学前沿理论梳理.......................................68
成果.....................................................70
速览.....................................................72
附件【《国是》第十六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