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学院学生团队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9-11-18 浏览量:444

11月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幕。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在本届比赛中共有六件作品入围决赛,并取得了优胜杯第一、总分全国第三的佳绩。国务学院学生团队连续第三次作为学校文科赛道闯入全国总决赛的唯一项目,荣获文科作品社会组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卓越创新、科创报国的优秀风采。本次作品的主题是“外卖食品的包装垃圾:治理之困与破局之道”,学生团队由六名国务学院本科生组成。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第十六届“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2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直接参与。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的层层选拔,共有447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国务学院选送的“外卖食品的包装垃圾:治理之困与破局之道”作品脱胎于国务学子的社会实践项目。团队成员立足于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背景,在针对商家和消费者的900份问卷、多个政府部门等相关主体的深入访谈、后端处理企业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关注“外卖食品的包装垃圾”这一独特垃圾类型的治理困境,提出并验证了“资源化利用”的解决对策,助力垃圾分类精细化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年力量。在备战决赛期间,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作品的指导和完善,多位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提供了智力支持并参与模拟演练,为参赛同学们加油鼓劲。

在本次“挑战杯”参赛过程中,团队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发扬了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全神贯注的敬业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挑战精神,收获颇丰、感悟良多。团队队长、大四年级本科生徐曼迟谈道,“挑战杯”不仅是各个高校的科学技术成果的角逐与比拼,更是对青年学子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洞察力的考察。团队成员、大三年级本科生李晶晶深刻感受到,“挑战杯”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力备赛的过程,亦是深入探求社会问题、扩大体悟视野的成长和历练。团队成员、大三年级本科生张弘力回顾了一年多来的走访调研、撰文修改、论辩展示的备赛过程,表示在团队共同打磨作品的时光中获益良多。团队成员、大三年级本科生叶智旸谈道,作为出战“挑战杯”团队的一员,切实感受到了身为交大学子务实笃行的责任和饮水思源的情怀,自己必将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中秉承交大人的精神气质,不畏艰险,在挑战中继续前行。团队成员、大四年级本科生浦颖婕表示,“挑战杯”是自己大学求学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老师给予的指导支持,还是团队共同奋进的点滴记忆,都是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团队成员、大三年级本科生黄自砺谈道,在过去的330多天里,老师和队友之间陪伴支持、协作共进的友谊难以忘怀,未来必将怀揣这份力量筑梦前行,走向更大的舞台。

国务学院建院16年以来,始终秉承“博学、明德、奋进、和谐”的院训,战略引导、重点关注、切实支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一直以创新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聚焦“依托学科专业,树立学生工作特色,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大格局”的核心理念,以科技学术社团培育前端土壤,以科技创新工作室整合中端资源,以科技类比赛完善后端支撑,激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和学术精神,为国务学子的“挑战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挑战筑梦、科创报国,国务学子将继续在科技创新实践的道路上坚定理想、坚守志向、步履不停、砥砺前行,向着更好的成绩进发,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

附:

项目名称:外卖食品的包装垃圾:治理之困与破局之道

参赛学生:徐曼迟、李晶晶、张弘力、浦颖婕、叶智旸、黄自砺

指导教师:韩广华

项目介绍:我国外卖市场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塑料包装垃圾,其中塑料外卖餐盒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目前简单粗放的焚烧处理方式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由此,本项目聚焦外卖食品包装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价值和可行性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外卖垃圾治理困境集中于“消费”、“收集”、“处理”等三大环节,涉及到消费者、商家、政府等多个行为主体,因此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提出了综合性的应对策略,并通过试点验证了对策的有效性,为外卖垃圾治理难题提供破解思路,助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美丽中国建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