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举办题为“中国政治学的传承与超越:上海现象”的圆桌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钟杨主持,党委书记曹友谊出席并代表学院致欢迎辞。这次圆桌会议邀请了上海政治学界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王邦佐、曹沛霖、孙关宏和中国政治学会、上海政治学会的领导桑玉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同国务学院的师生分享了宝贵的治学经验,同时提出如何办好政治学学科的中肯建议。
王邦佐、曹沛霖和孙关宏教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重建的亲历者和做出重要贡献的参与者,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推动了政治学在复旦大学和上海的主要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健全了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还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高端人才,在社会当中建立起很高的学科声望。政治学的发展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美誉,成为一种“上海现象”,和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担任过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和上海市政治学会长的王邦佐教授简要地回顾了上海政治学重建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主要成就,向师生们介绍了政治学如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他对当初上海主动请缨,响应小平同志提出的“政治学需要补课”的号召,承办全国政治学师资培训班记忆犹新。曹沛霖教授专供比较政治,他认为,上海政治学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且能够在全国做出影响,是因为上海的政治学者始终把政治学研究当做一门科学。曹教授指出,对于中国政治学而言,关键是要与实践紧密联系,在理论上打好基础的同时,抓住中国政治学的核心主题,关照现实、思考现实,不仅要适应实践需要,而且要超越现实政治。
孙关宏教授侧重谈了如何正确地研究政治问题。他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政治学,要树立学科意识,去意识形态化;同时,孙指出,政治学研究要避免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的立场。现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长的桑玉成教授解释了政治学之所以能够演变为一种大家关注的“上海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海政治学者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的政治进步和政治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初心不改。尽管大家的观点有所不同,个人甚至学科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都拥有家国情怀,希望用自己的学识推动政治进步和政治文明。
钟杨院长代表学院和承办会议的比较政治学做总结发言。他一方面回顾了政治学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肯定了政治学在中国政治转型当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提出了交通大学政治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钟院长高度评价了四位嘉宾对上海政治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感谢他们对国务学院政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的中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