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和理解社会组织,在徐家良教授的联系和安排下,10月17日上午国务学院2017级博士生和2016级部分博、硕士生前往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区,开展“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非营利组织研究”三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
博、硕士生由工作人员带领参观园区,通过工作人员细致的介绍了解了园区历史和发展情况。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占地约23000㎡,前身是20世纪初期远东最大的留养类慈善机构“新普育堂”,也是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旧址。2010年上海市民政局历经4年的积极筹备,使得“公益新天地”于2013年11月正式开园。“普育西路105号”重新以“公益新天地”之名吹响公益集结号,以“创新、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探索“跨界合作”的方式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为创新模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上海公益新地标”。
博、硕士生通过观摩活动场地、翻阅资料和与工作人员交流,深入参观体验针对社会残障人士艺术创作的公益组织“无障碍艺途”以及“城市微田园”项目,充分了解了“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入驻机构的基本情况。
在社会组织专题座谈会上,海皮家园负责人蒋主任和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林老师同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蒋主任介绍了海皮家园的使命、愿景、目标、口号,海皮家园是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情感四个方向,通过行为改善、助力青少年多维度成长的3A级社会组织。林老师特别强调了近年来社区公共事务由“管理”向“治理”的重大转变,介绍了2013年后其在半淞园路街道建立组织业主委员会主任联谊会的心得体会,他指出半淞园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已逐渐形成自治、共治、法治、善治的治理新体系。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大家踊跃发言提问,围绕相关模式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积极同二位老师互动讨论。通过本次课外实践活动,深化了大家对社会组织的认知理解,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实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预期目标。